徐孺子

卓荦南州士,匡山卧云石。
刑馀窃汉柄,隽彦遭戮斥。
矫矫飞鸿姿,躬耕甘食力。
束刍吊黄生,下榻走陈直。
身洁道逾尊,时危志不慑。
缅然怀斯人,考槃嗣徽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徐孺子》描绘了一个名叫徐孺子的南州士人的形象,展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志向。

首句“卓荦南州士,匡山卧云石”开篇点明徐孺子的身份,他是南州(今江西一带)的杰出人物,隐居于匡山,过着与云石为伴的恬淡生活。这里的“卧云石”象征着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刑馀窃汉柄,隽彦遭戮斥”两句,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暗指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和贤才被排斥的现状。徐孺子虽然身处乱世,但他并未随波逐流,而是保持了独立的人格和清醒的头脑。

“矫矫飞鸿姿,躬耕甘食力”描绘了徐孺子的形象,他像高飞的大雁一样,姿态矫健,虽然过着躬耕自食的平凡生活,但他乐在其中,甘之如饴。这里体现了他的勤劳与自足,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束刍吊黄生,下榻走陈直”两句,诗人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展现徐孺子的品格。他亲自捆扎草料去吊唁黄生,又亲自为陈直整理床榻,这些细节表现了他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和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

“身洁道逾尊,时危志不慑”是对徐孺子品格的总结。他身怀高洁的品德,越是乱世,他的道德操守越是高尚;面对危难,他的志向坚定,毫不畏惧。这两句突出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

最后,“缅然怀斯人,考槃嗣徽节”表达了诗人对徐孺子的深深怀念与敬仰。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能够传承徐孺子的高尚节操,激励后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徐孺子的生活与品格,传达了一种在乱世中坚守初心、追求高洁品质的精神。徐孺子的形象不仅是诗人理想中的士人典范,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批判与反思。诗词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塑造了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