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至衢城十五里头

征衣犯火云,来自长安道。
浃背汗淋漓,遵程行数跛。
险阻已备尝,心气觉如雪。
京华纨袴儿,颜色差强好。
玉斝酌玻璃,金盘饤水果。
享此竟无端,荣枯太颠倒。
嗟余数之奇,涉世嗟枯槁。
青云志未酬,午夜心如捣。
浪蹈软红尘,有怀白云老。
决策赋欤,受此大轗轲。
倚杖立觉吟,持盃浇磊砢。
生平忠愤心,皎皎通穹昊。
一身不足忧,世途深可悼。
往岁淮甸间,边吏困科琐。
金鼓声涨天,沟壑填肝脑。
一旦计之穷,首谋伏天讨。
眈眈欲无厌,百计需金宝。
今者驰使车,囊橐费贲裹。
乳臭坐庙堂,苟免及身祸。
谁知鸿春鸣,朝不相保。
旱蝗莫为灾,四望无青草。
我辈独何心,日夕忧江左。
岂不欲救之,势力顾未可。
敬持一瓣香,好为苍生祷。
何日鞭五龙,泽之以霖潦。
手提四方人,脱之於水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民生疾苦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愤懑。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长途跋涉的艰辛。他穿着厚重的衣服,顶着酷热的天气,汗流浃背,步履蹒跚地行走在漫长的道路上。这种身体上的疲惫,象征着他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然而,尽管经历了种种险阻,诗人的内心却依然坚定,像冰雪一样冷静。

接着,诗人对比了自己与京城富家子弟的生活。那些纨绔子弟过着奢侈的生活,喝着美酒,吃着珍馐,享受着无端的荣华富贵。而诗人自己却心怀壮志,却在现实中屡屡受挫,感到世事的无常与人生的不公。他不禁感叹自己命运多舛,涉世艰难,心中充满苦闷。

诗人进一步借古讽今,提到过去淮甸地区的边吏因苛捐杂税而困苦不堪,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甚至丧命。然而,那些贪婪的官员仍然不知满足,千方百计地搜刮钱财。如今,朝廷的使者四处奔波,耗费大量财物,而那些年轻无能的官员却坐享其成,只顾自身安危,不顾百姓死活。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诗人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他担忧的是旱灾和蝗灾带来的饥荒,四野荒芜,百姓生活困苦。他想要拯救苍生,但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改变现状。于是,他只能寄希望于神灵,祈求上天降下甘霖,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他渴望有一天能够鞭策五龙,带来丰沛的雨水,拯救四方百姓,让他们脱离苦难。这不仅是对自然灾祸的祈求,更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经历与感受,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自身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与愤懑。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