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正字

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一作叶)园。
经过宛如昨,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羚羊漫(一作屡)触藩。
物情今已见,从此(一作徒自)愿(一作欲)忘(一作无)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给朋友赵正字的,表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开头两句"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描绘了赵正字的生活环境:书斋里飘着芸香(古代防蛀的香草),住所周围种满翠竹。这里用清新的意象暗示主人高雅淡泊的品格。

中间四句写诗人自己的感受:每次造访都像昨天一样记忆犹新,回家后更享受独处的宁静。这里用"高鸟择木"比喻明智的人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羚羊触藩"则暗指在官场中处处碰壁的困境。

最后两句是感悟:既然已经看清世态人情("物情"),不如保持沉默,远离纷争。这里的"忘言"不是真的无话可说,而是选择用沉默来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对比手法:将朋友的书香雅居与官场险恶对比,将自己的宁静生活与世俗纷扰对比。通过鸟、羊等动物比喻,把抽象的人生选择说得生动形象。诗人没有直接抱怨,而是用温和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