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铁马同云臣赋
赤兔无成,乌骓不逝,屈作小廊檐马。
碎珮琮琤,丛铃戛(王+吉),依稀客窗闲话。
更乌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
几悲诧,多少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
流落到而今,踠霜蹄寄人篱下。
潦倒余生,侭闲身蛛丝同挂。
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
碎珮琮琤,丛铃戛(王+吉),依稀客窗闲话。
更乌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
几悲诧,多少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
流落到而今,踠霜蹄寄人篱下。
潦倒余生,侭闲身蛛丝同挂。
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匹曾经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战马,如今却沦落到小廊檐下,表达了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悲凉情感。
诗的开头用“赤兔”和“乌骓”这两匹历史上著名的战马来比喻这匹马曾经的辉煌。赤兔是关羽的坐骑,乌骓是项羽的骏马,它们都象征着力量和荣耀。然而,这匹马如今却“屈作小廊檐马”,只能在小廊檐下听风听雨,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接下来,诗人用“碎珮琮琤”和“丛铃戛(王+吉)”来形容这匹马身上的装饰物发出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它的过往。这些声音“依稀客窗闲话”,像是在闲谈中偶尔被提及的往事,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提到“乌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描绘了这匹马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乌鹊的触碰、霜雪的欺压和雨水的打击,象征着它在现实生活中的落魄与无奈。
“几悲诧,多少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诗人感叹这匹马曾经的战场英姿,如今却默默无闻,所有的荣耀和骄傲都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
“流落到而今,踠霜蹄寄人篱下”,这匹马如今只能寄人篱下,霜蹄(马蹄)在寒风中颤抖,象征着它的无助和凄凉。“潦倒余生,侭闲身蛛丝同挂”,它的一生已经潦倒不堪,闲散的身躯仿佛和蛛丝一样,被遗忘在角落里。
最后,“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西风再次吹起,这匹马在深夜中发出悲鸣,仿佛在倾诉它内心的痛苦和不甘。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这匹马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落魄,表达了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无奈与悲叹。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