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孔比部赠别诗四章韵 其四

我如病羽鸿,对此寥廓秋。
山川万里风,气以呼吸求。
惜哉恣汗漫,不得君同舟。
异年巡海来,觅我壶山陬。
壶山不种桑,旷古无沈浮。
当鍊五石坚,与子名同留。
饥寒但伤体,吾敢撄其忧?
众水归一源,誓彼黄河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孤独漂泊却又坚韧不屈的情怀,同时饱含对友人的深情。

诗人把自己比作"病羽鸿"(受伤的候鸟),在辽阔秋色中显得格外孤单。他感叹自己像候鸟一样在万里山川间漂泊,连呼吸都带着风尘。最遗憾的是不能与友人同舟共济,只能期待未来友人能来"壶山"(诗人隐居处)寻找自己。

壶山是个特别的地方——这里不种桑树(暗示不事生产),也从未经历过世事沉浮。诗人想在这里炼制"五石"(可能是炼丹或锻造),希望能与友人一起名留青史。虽然生活清贫,但诗人认为饥寒只能伤害身体,不能动摇精神。

最后用黄河作比:就像千万条支流终将汇入黄河,诗人也立下誓言,要像黄河一样坚守自己的信念。全诗在孤独中透着倔强,在离别中藏着期待,展现出文人特有的清高与深情。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