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卿画梅歌
盘空势与蛟螭竞,落落疏柯力逾横。
能以气胜无妍姿,风骨依然强项令。
江侯画梅如画松,形貌虽异精神同。
当其四顾屏凡想,忽若遥情远势来自罗浮烟雨中。
我与江侯早携手,愁闻玉笛思亡友。
昔在筠州颇结文字缘,为我挥笔心拳拳。
移宰南昌政声起,怒潮乍沸章门水。
衔愤捐躯天下惊,凄凉纸帐西风里。
常山舌,睢阳齿,寥寥数人炳青史。
造物惜名尔爱名,呜呼尔竟以名死。
荒山回首哀复哀,一枝莫寄空徘徊。
扬州何逊久尘土,东阁官梅安在哉。
重展此幅识尔心如铁,尔形已化,尔迹不灭。
云月之夜或疑逋仙魂,谁知惨澹模糊乃是苌宏血。
能以气胜无妍姿,风骨依然强项令。
江侯画梅如画松,形貌虽异精神同。
当其四顾屏凡想,忽若遥情远势来自罗浮烟雨中。
我与江侯早携手,愁闻玉笛思亡友。
昔在筠州颇结文字缘,为我挥笔心拳拳。
移宰南昌政声起,怒潮乍沸章门水。
衔愤捐躯天下惊,凄凉纸帐西风里。
常山舌,睢阳齿,寥寥数人炳青史。
造物惜名尔爱名,呜呼尔竟以名死。
荒山回首哀复哀,一枝莫寄空徘徊。
扬州何逊久尘土,东阁官梅安在哉。
重展此幅识尔心如铁,尔形已化,尔迹不灭。
云月之夜或疑逋仙魂,谁知惨澹模糊乃是苌宏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为纪念好友江云卿而作。全诗通过赞美江云卿画梅的技艺,进而追忆他的为人品格和悲壮结局,表达深切的哀思。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画梅技艺(前八句)
诗人用"蛟龙争斗"形容画中梅枝的遒劲姿态,说江云卿画梅就像画松树一样,虽然外形不同,但都展现出刚劲的精神气质。特别提到他作画时全神贯注的状态,仿佛置身于罗浮山的烟雨之中,说明他作画时完全投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2. 追忆生平(中间十二句)
回忆两人在筠州结交的往事,称赞江云卿为官南昌时的政绩。但当时正值动荡时期,江云卿最终选择以死明志,就像唐代忠臣颜杲卿(常山)、张巡(睢阳)那样壮烈。诗人既敬佩他的气节,又为他的牺牲感到痛惜。
3. 睹物思人(最后八句)
看着这幅梅花图,诗人感到友人虽已离世,但他的精神永存。在云月朦胧的夜晚,仿佛能看到他的魂魄归来。画上看似随意的墨迹,在诗人眼中都变成了友人留下的热血印记。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
- 用梅花象征友人高洁刚毅的品格
- 通过具体画作引出对友人的完整回忆
- 既有对艺术造诣的赞美,又有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 最后将艺术、人格与永恒联系起来,让哀思升华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伤心",而是通过描写梅花的姿态、回忆共同经历、想象灵魂归来等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他深深的怀念之情。这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