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江城子

荷花遮水水漫溪。柳底垂。乱蝉嘶。舍辔何妨,临水照征衣。一扇香风摇不尽,人念远,意凄迷。骑鲸仙子已相知。数归期。赋新诗。更想翟公,门外雀罗稀。陶令此襟尘几许,聊欲向,北窗披。

现代解析

这首《江神子/江城子》描绘了一幅夏日水边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先,开篇的“荷花遮水水漫溪”描绘了荷花盛开、溪水漫溢的自然美景,给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感觉。接着,“柳底垂。乱蝉嘶”则进一步通过柳树的低垂和蝉鸣的嘈杂,烘托出夏日的炎热与烦躁。

接下来,“舍辔何妨,临水照征衣”写的是作者放下马缰,在溪水边照看自己的征衣,暗示了他旅途中的疲惫与孤独。“一扇香风摇不尽,人念远,意凄迷”则通过香风的飘摇,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内心的迷茫与忧伤。

“骑鲸仙子已相知。数归期。赋新诗”这几句,作者想象自己与骑鲸的仙人已经相识,开始计算归期,并创作新诗。这里的“骑鲸仙子”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而“数归期”则流露出作者对归乡的渴望。

“更想翟公,门外雀罗稀”中的“翟公”可能代表了一位隐居的高人,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感叹世事的冷清与人情的淡薄。

最后,“陶令此襟尘几许,聊欲向,北窗披”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陶渊明,作者借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对清高自守、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认同,并希望自己也能像陶渊明一样,在北窗下享受宁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夏日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归乡、隐居和清高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词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悠远的美感。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