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武夷隐者余复婴

习隐名山四十年,羊裘鹤𣰉鹿皮冠。
云中杵臼闻鸡犬,月下笙箫引凤鸾。
霞气湿衣晨采药,虹光穿树夜烧丹。
姓名渐觉无人识,种得胡麻秪自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武夷山四十年的隐士生活,充满仙气和恬淡之美。

首联"习隐名山四十年"直接点明主题,告诉我们这位叫余复婴的隐士已经在武夷山隐居了四十年。"羊裘鹤氅鹿皮冠"用三种动物皮毛制成的衣物,生动勾勒出隐士超脱尘世的形象。

中间两联用四组充满仙气的画面展现隐士的日常生活:清晨能听到云中传来捣药声和鸡犬声,月夜有笙箫声引来凤凰;早晨采药时山间霞气打湿衣衫,夜晚炼丹时虹光穿过树林。这些意象既写实又梦幻,把普通生活写出了神仙境界。

最后两句"姓名渐觉无人识,种得胡麻秪自餐"最见深意。随着岁月流逝,世人渐渐忘记了他的名字,但他毫不在意,只是安静地种着胡麻(一种可食用的植物),自给自足。这里透露出隐士彻底放下名利、与世无争的心境。

全诗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把隐居生活写得既真实又飘逸。没有刻意说理,但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隐士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以及他淡泊宁静的内心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尤其能引发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