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三十二 玉簪花

湛湛娟娟白露漙,折来纤手映俱寒。
斜依阿鬌千丝髻,好傍芙蓉七叶冠。
拥坐金钗愁自失,辟尘犀导懒同看。
佳人别有贞心托,倚遍东风十二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玉簪花的美丽形象,并借花喻人,表达了女子高洁贞静的品格。

前四句写花的外形美
清晨的露珠点缀在洁白如玉的玉簪花上("湛湛娟娟白露漙"),女子纤纤玉手折下花枝,花与手相映,仿佛都带着一丝清寒("折来纤手映俱寒")。这朵花斜斜地倚靠在女子蓬松的发髻旁("斜依阿鬌千丝髻"),又像在衬托她头上华丽的芙蓉冠饰("好傍芙蓉七叶冠")。这里用细腻的笔触,把花的柔美和女子的优雅融为一体。

后四句由花及人,写女子的内心世界
女子独坐花间,金钗斜坠也懒得整理("拥坐金钗愁自失"),连珍贵的犀角发簪也随意搁置("辟尘犀导懒同看")。表面写她的慵懒,实则暗示她心事重重。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这位佳人并非寻常女子,她心怀坚贞("佳人别有贞心托"),在春风中倚遍栏杆,默默寄托着自己的情思("倚遍东风十二栏")。

全诗的精髓
诗人通过玉簪花的洁白无瑕,象征女子高洁的品格;用"懒理妆容""倚栏独思"的细节,含蓄表达她内心的坚守与孤独。花即人,人如花,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女子贞心不渝的赞美。语言清丽婉约,读来仿佛能看到一位素雅女子在花间凝神沉思的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