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1946年)

岁岁还吾日,蹉跎尚此怀。
落花微雨际,晚思碧云催。
阅世成今古,持身问去来。
何曾凭酒力,恨短会难裁。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于1946年,作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首联"岁岁还吾日,蹉跎尚此怀"直抒胸臆:年复一年生日到来,但自己依然怀抱着未能实现的抱负。用"蹉跎"二字道出了虚度光阴的遗憾。

颔联"落花微雨际,晚思碧云催"转入景物描写。飘落的花瓣和绵绵细雨,傍晚时分的云霞,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略带忧伤的氛围。"催"字用得巧妙,暗示时光在催促着人老去。

颈联"阅世成今古,持身问去来"是全诗的思想核心。诗人说看尽世事变迁,思考着人生的意义。"持身"可以理解为立身处世,表现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尾联"何曾凭酒力,恨短会难裁"写得很有特色。诗人说借酒消愁也无济于事,因为人生短暂,相聚的时光总是太少。"恨短"二字浓缩了人生苦短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通过生日这个特殊时刻,引发对时间、人生的思考。诗中既有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也有对未来的迷茫,更有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作者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这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