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宿僧院

萧寺春风正落花,淹留数宿惠休家。碧空云尽磬声远,
清夜月高窗影斜。白日闲吟为道侣,青山遥指是生涯。
微微一点寒灯在,乡梦不成闻曙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晚春时节借宿僧院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淡淡的乡愁和人生感悟。

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春风吹落花瓣的时节,诗人在僧院(惠休家)住了几晚。"萧寺"指冷清的寺庙,"淹留"暗示停留时间比预期长。

中间四句用动静结合的笔法勾勒僧院生活:白天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磬声,夜晚月光把窗影斜斜投在地上;白天与僧人谈诗论道,遥望青山时想到自己的人生归宿。这些画面既有寺庙的宁静(云尽磬远、月影斜窗),又透露出漂泊感(青山遥指生涯)。

最后两句最动人:寒夜孤灯下,思乡难以入睡,直到听见黎明乌鸦的啼叫。微弱的灯光与乌鸦声形成强烈对比,把那种辗转反侧、孤独思乡的情绪推到顶点。

全诗妙在把寺庙的清净和旅人的惆怅完美融合,落花、磬声、月影这些意象既营造出幽静氛围,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感伤。最后"乡梦不成"四个字,让前面所有的宁静景物都染上了游子羁旅的淡淡哀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