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宣靖类见帖赞
公在嘉佑,辅政受遗如毕公高,
勋烈堂堂,奉同而隮也。
公在治平,清净画一如曹相国,
德心休休,比规之随也。
公在熙宁,功成身退如裴中令,
寿隽番考,乐以全其归也。
帖字宛然,既庄而复厅也。
周密无间,笔法繇此推也。
予得而藏,尚可以想麒麟之黄姿也。
勋烈堂堂,奉同而隮也。
公在治平,清净画一如曹相国,
德心休休,比规之随也。
公在熙宁,功成身退如裴中令,
寿隽番考,乐以全其归也。
帖字宛然,既庄而复厅也。
周密无间,笔法繇此推也。
予得而藏,尚可以想麒麟之黄姿也。
现代解析
这首《曾宣靖类见帖赞》用简单直白的比喻,赞美了一位北宋官员(曾公亮)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品格和人生境界。我们可以分段来理解:
1. 嘉佑时期(年轻时)
把他比作周朝名臣毕公高,形容他像栋梁一样辅佐朝政,建立显赫功绩,像登山一样稳步上升。突出他年轻时的进取心和实干精神。
2. 治平时期(中年)
比作汉朝丞相曹参,用"清净画一"形容他执政简洁高效,像圆规画圆一样遵循法度。这里强调他成熟期的稳健作风,懂得"无为而治"的智慧。
3. 熙宁时期(晚年)
比作唐代宰相裴度,说他功成身退,像松柏般长寿安康,晚年懂得急流勇退的快乐。展现通达的人生境界。
4. 书法赞美
最后转到对他字帖的夸赞:字迹端庄又灵动,结构严密有章法。通过书法联想到他本人如麒麟般珍贵稀有的品格。
全诗用三个历史名臣作比,像连环画一样展示了这位官员从奋发到从容的一生。最妙的是结尾——通过字帖这个实物,让抽象的人格魅力变得可触可感。就像我们今天看到某人的笔迹,也能感受到对方的性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