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藏在山林中的幽静寺庙,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实景:弯弯曲曲的山路尽头,突然出现一簇僧房。这里用"不逾城郭"巧妙点出寺庙的位置——不用穿过城市,直接就能从世俗抵达清幽的山林,暗示这是一处能让人快速脱离尘嚣的净土。
后两句突发奇想:要是有画家能把这片景致画下来,做成绢布挂画该多好!这里藏着两层心思:一是景色太美让人想永久保存,二是暗示真实的山水比画作更动人,所以才需要高手来"复刻"这份美。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一张照片:蜿蜒的山路、掩映的寺庙组成主体画面,而诗人"想找画家画下来"的念头,就像现代人看到美景忍不住想拍照分享的心情。通过这种生活化的联想,七百年前的山水诗依然能让我们会心一笑。
邢恕
郑州阳武人,字和叔。登进士第。曾从程颢学。以荐为崇文院校书,因非议新法,被贬七年。后复官,历著作佐郎、职方员外郎。哲宗绍圣初,累官御史中丞,助章惇、蔡卞,诬谤宣仁太后,排斥元祐诸人。蔡京入相,为泾原经略安抚使,所谋皆迂诞,夺职。久之,复显谟阁待制。卒年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