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霖叹

去年阴山雪,平地三尺馀。
人言土中蝗,入土不用驱。
今年岁枯旱,野食无豆蔬。
西来三尺蝗,旧岁雪不如。
秋田有遗秉,未足饱一夫。
细雨生谷芽,屯云几时舒。
群凶剧豺虎,诸将劳驱除。
横尸作京观,流血如决渠。
高穹厌杀气,荆棘满郊墟。
尚复此恒雨,未知当何如(明抄校作欲何居)。
岂欲令斯民,竟死不少纾。
天亦念赤子,理岂有是欤。
会当开晴云,却返羲和车。
我廪虽巳殚,我地尚可锄。
庶用种宿麦,更作来岁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民在自然灾害和战乱双重打击下的悲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自然灾害部分: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大雪和今年蝗灾。去年大雪埋蝗本是好事,谁知今年大旱又遇蝗灾,庄稼被吃光,秋收时田里只剩零星稻穗,连一个人都喂不饱。刚长出点谷芽,又遇上连绵阴雨。

2. 战乱部分:把乱军比作豺狼虎豹,虽然官兵在清剿,但造成"横尸作京观(把尸体堆成小山示众)"的惨状,郊外遍地荆棘,血流成河。

3. 祈求与希望:诗人质问苍天难道要百姓死绝吗?相信老天会怜悯百姓,终会放晴。最后表示粮仓虽空但地还能耕,要赶快补种冬小麦,为来年做准备。

艺术特色:
- 用"三尺蝗"对应"三尺雪",突出灾害程度
- "细雨生谷芽"与"屯云几时舒"形成希望与绝望的对比
- 结尾的耕种希望冲淡全诗悲情,展现劳动人民的坚韧

这首诗像一部微型纪录片,真实记录了天灾人祸中农民的生存状态,既有对现实的控诉,也饱含对民生的关切,最后传递出"只要还能耕种就有希望"的积极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