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池春望

五年外地看清明,袖手低回过客亭。
谢絮楚萍无定著,春光如我更飘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在清明节望着九龙池的春景时,触发的孤独与感伤。

前两句"五年外地看清明,袖手低回过客亭"直接交代背景:诗人已经连续五年在外地过清明节了。"袖手"这个动作很传神,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他在"过客亭"前徘徊,暗示自己就像个永远的过客。

后两句用"谢絮楚萍"两个典故来比喻漂泊。"谢絮"指谢道韫咏雪的"柳絮","楚萍"是楚昭王渡江时捡到的浮萍,都是飘忽不定的东西。诗人说它们"无定著"(没有固定落脚处),紧接着说"春光如我更飘零"——连明媚的春光都和我一样漂泊无依,这个比喻非常新颖,把抽象的漂泊感具象化了。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双重漂泊"的孤独:既是身体上的异乡人,又感觉自己的心境与本该温暖的春光一样无处安放。诗人用简单的意象和对比,把很多现代人也能共鸣的"异乡漂泊感"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