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客舍晓望(1939年)

昨夜风雨乱纵横,莽莽情怀向此声。
未悔成愚缘积爱,自知难死似贪生。
一时四海分秋色,白日沧波见晓晴。
我已无家归可得,空期云水逐鸥征。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于1939年的香港,作者借宿在旅店清晨远望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风雨夜、黎明晴的对比,表达了战乱年代漂泊者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写昨夜风雨交加,杂乱无章的雨声引发了诗人汹涌澎湃的愁绪。"莽莽"二字既形容风雨的狂暴,也暗指内心的迷茫。这种情绪不是简单的忧愁,而是夹杂着对家国命运的忧虑。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自我剖白:明知执着会显得愚钝,却因深爱而不悔;虽然活着艰难,却仍顽强求生。黎明时分,秋色染遍四海,阳光洒在波涛上,这壮阔的景色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反差。

最后两句点明核心:战火让诗人失去家园,只能像海鸥般随波逐流。"云水逐鸥"的画面看似自由,实则充满无奈。全诗最动人处在于,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中,诗人既坦诚脆弱("难死似贪生"),又保持尊严("未悔成愚缘积爱"),这种矛盾心理真实反映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挣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