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平实的语言总结了张百熙一生的功绩和地位,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理解:
上联讲张百熙的实干贡献:
1. "学邮两经始"说他创办新式学堂和现代邮政两件开创性工作
2. "吏户两清源"指他在吏部(人事)和户部(财政)都做过整顿改革
3. 后面列举他主持过多个省份(山东、四川、江西、广东、河南)的科举考试,在动荡时局中多次出手相助国家
下联讲他的历史地位:
1. 把他比作长沙籍的四位著名尚书(高官),以及清朝四位谥号"文达"的名臣
2. 将他与裘日修、纪晓岚、阮元、罗惇衍、郑敦谨等清代名臣相提并论
3. 最后说百姓都想为他铸金像纪念,认为他超越了前代贤臣
全联通过具体的工作实例和历史对比,既展现了张百熙教育改革者、实干家的形象,又突出了他在清代名臣中的崇高地位。语言上善用数字归纳(两、四)、地名串联和名人类比,使厚重的历史评价变得清晰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