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 玉华阁醉中留别

藏径多花,环檐有竹,静阁纤埃不到。屏六曲、香深烛烂,尚携得、金樽共倒。

剧怜他、玉骨梅臞,更郁匿、青杜红蘅怀抱。甚雨拉湘弦,虹挥吴铗,绮想离愁都扫。

我醉颓然还脱帽。倚东面危栏,仰看天小。思来日、春莺碧树,倏归路、夕阳衰草。

便明朝、下濑寻船,要泊叶鸥江,漂翎燕道。说盼月当圆,分钗待合,些事他年难料。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玉华阁喝醉后与友人离别的情景,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感慨。

上片(前半部分)描绘了玉华阁清幽雅致的环境:小径旁开满鲜花,屋檐边环绕着翠竹,静谧的楼阁纤尘不染。屏风后烛光摇曳,酒香弥漫,主客举杯痛饮。这里用"玉骨梅臞"形容友人清瘦高洁的品格,用"青杜红蘅"暗喻其才华横溢。即使下着雨、弹着忧伤的琴曲,这些美好的相聚时光也暂时冲淡了离愁。

下片(后半部分)写醉后情态和离别思绪。作者醉得摘掉帽子,倚栏远眺,感觉天空都变小了。想到明天就要分别,眼前春莺啼鸣的绿树将变成归途中的夕阳衰草。他想象着明天乘船远行,在鸥鸟栖息的江边停泊,在燕子飞过的水道漂泊。最后用"盼月圆"和"分钗合"的比喻,表达对重逢的期待,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世事难料。

全词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生动的醉态刻画,将离别时复杂微妙的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洒脱与"明日隔山岳"的惆怅交织的真实情感,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宴饮的欢愉,又能体会分别的感伤。结尾"些事他年难料"的感慨,更是道出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普遍体验。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