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黄昏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作者忧郁的心情与对未来的担忧。
首句“雨气掩晴霓,苍然到远堤”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天色的变化:原本晴朗的天空被雨气遮掩,变得黯淡起来,似乎一直延伸到了远方的堤坝。这句诗从视觉上给人一种压抑感,为整首诗奠定了忧郁的基调。
接着,“云飞迷旧壑,花落葬新泥”进一步描写雨后的自然景象。云雾缭绕,似乎遮蔽了过去的山谷,显得模糊不清;落花纷纷,静静地躺在湿润的泥土里,仿佛它们已经逝去,归于沉寂。这两句生动地传达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伤,令人联想到生命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错莫倚虚幌,沈吟闻暮鸡”继续描写诗人的情感状态。诗人似乎独自一人默默地倚靠着窗户,听着鸡鸣声沉思。这里,“错莫”形容心情复杂的状态,而“沈吟”则表示深深的思考。暮鸡的叫声更增添了夜晚的宁静与萧瑟,使诗人的心境更加沉重。
最后一句“莫教禾黍尽,野老重含凄”表达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循环的担忧。禾黍象征农作物,如果庄稼歉收,依靠土地生活的老人将会面临困境。“重含凄”则表明诗人对这一可能的结果感到担心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黄昏景致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未来的担忧,营造了一种沉郁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