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访友

门前古树分向背,千枝百枝鸟声碎。
有时出屋不及冠,头上白云如可戴。
兴来欲访溪南友,水鸟鹭丝分作队。
桥心甫过鱼惊窜,瘦影亭亭嵌波内。
南山云晴北山暗,坐觉一窗殊显晦。
野人留客颇勤恳,手剪青青一畦菜。
家贫不讳瓶无粟,舍北村南总堪贷。
饭馀一晌眠初熟,倏忽怒雷喧水碓。
竹中一径穿曾惯,人去鸟来都不碍。
零星旧事谈难竟,送过前溪步方退。
为言山僻有一龛,明日倘来堪晤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在的山居访友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趣味。

开头用门前古树和鸟鸣声营造出宁静的乡村氛围,"白云如可戴"这个俏皮的比喻,生动表现了诗人出门时的随意洒脱。中间部分像放电影一样展现访友路上的趣事:溪边水鸟列队、桥上惊鱼跳水、两岸山色明暗对比,这些细节让画面活了起来。

到朋友家后更显质朴人情:朋友剪菜待客的勤恳、坦然承认家贫的率真,都透着山里人的真诚。饭后小憩时突然响起的水碓声,更是给悠闲的午后增添了几分意外之趣。

最后写归途中的轻松随意:竹林小径人来鸟往互不打扰,边走边聊忘了时间,还约好明日再访山间佛龛。全诗就像用文字拍vlog,记录着"说走就走的访友"这种简单快乐,传递出远离喧嚣的闲适之乐,以及朋友间不讲究排场、重在交心的真挚情谊。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