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颁布赦免诏书的场景,表达了宽恕与仁政的主题。
前两句"黄纸恩书下紫宸,岂惟群罪许从新":用"黄纸"代指皇帝的诏书,"紫宸"指皇宫,形象地展现了赦令从皇宫传出的场景。"从新"二字点明了赦免的核心意义——给犯错的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后两句"其间多少宽民意,四海承宣有几人":诗人感叹诏书中蕴含的宽厚仁爱,但笔锋一转,指出真正能把这种仁政落实到全国各地的官员实在太少。这里暗含了对官僚体系的批评。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通过"黄纸"与"紫宸"的对比,皇恩与现实的落差,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既歌颂仁政,又忧虑政策落实的复杂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古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