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秘书招同区纯玄用孺汪公翰登显灵宫阁
帝畤浮丘肃,仙坛太乙崇。
飞甍凌广莫,杰观峙窿穹。
百级悬苍雾,双扉辟彩虹。
凭高千地入,望远八天空。
目杳吴门骑,毫披碣石鸿。
蓬壶迷上下,泰华辨西东。
树色新丰近,花香太液同。
慈恩何代刹,紫极异时宫。
绛节朝金相,铢衣侍玉童。
长陵怀左纛,太隗问遗弓。
不死标灵药,浮生剧转蓬。
升沈飞鸟外,聚散隙驹中。
气色眉山秀,才华粤峤雄。
踏歌鄣郡客,献赋杜陵翁。
藉草游宁倦,扪萝兴未穷。
吾将趁昏黑,绝顶御罡风。
飞甍凌广莫,杰观峙窿穹。
百级悬苍雾,双扉辟彩虹。
凭高千地入,望远八天空。
目杳吴门骑,毫披碣石鸿。
蓬壶迷上下,泰华辨西东。
树色新丰近,花香太液同。
慈恩何代刹,紫极异时宫。
绛节朝金相,铢衣侍玉童。
长陵怀左纛,太隗问遗弓。
不死标灵药,浮生剧转蓬。
升沈飞鸟外,聚散隙驹中。
气色眉山秀,才华粤峤雄。
踏歌鄣郡客,献赋杜陵翁。
藉草游宁倦,扪萝兴未穷。
吾将趁昏黑,绝顶御罡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登上显灵宫阁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人生思考。
开头用"帝畤""仙坛"等词营造出神圣氛围,描写宫殿高耸入云("飞甍凌广莫"),台阶仿佛悬在云雾中("百级悬苍雾"),大门如彩虹般绚丽("双扉辟彩虹")。登高后视野极其开阔,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凭高千地入"),甚至辨认出远处的泰山和华山("泰华辨西东")。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从写景转向抒情。诗人联想到历史上的长陵、太隗等古迹,感叹人生短暂如飞蓬("浮生剧转蓬"),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聚散隙驹中")。但同时又赞美同行文人的才华("才华粤峤雄"),记录下他们吟诗作赋的雅兴("献赋杜陵翁")。
最后以豪迈的登山行动作结("吾将趁昏黑,绝顶御罡风"),表现出不畏艰险、追求精神升华的志向。全诗在空间上从地面写到高空,在时间上从当下联想到历史,既有对壮丽景色的惊叹,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登高望远时典型的豪情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