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仙岩

一卷楞严祇自携,遥遥岩畔寄遐栖。
悬崖云拥层霄近,耸壑星罗万象低。
杖叩醴泉开石井,梦回睡佛听天鸡。
群仙踪迹归何处,彷佛丹梯路欲迷。

现代解析

《登仙岩》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仙境图景,充满了神秘与遐想。

诗的开头,诗人带着一本《楞严经》,独自一人前往遥远的山岩,寻找一处幽静的栖身之地。这里的“一卷楞严”象征着修行与悟道,“遥遥岩畔”则暗示了远离尘嚣的宁静。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岩的景象:悬崖被云雾环绕,仿佛与天空相接,显得高不可攀;而山谷中星星点点,万物在低处显得渺小。这种对比突出了山岩的高峻与超凡脱俗的氛围。

随后,诗人用“杖叩醴泉”和“梦回睡佛”两个画面,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玄妙。他用拐杖敲击山石,竟然引出了清泉,仿佛山中有灵;而他在梦中听到天鸡的鸣叫,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醒世之音。

最后,诗人感叹群仙的踪迹难以寻觅,仿佛通往仙境的路途已经模糊不清。这里的“丹梯”象征着通往天界的阶梯,而“路欲迷”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岩的高远、云雾的缥缈、清泉的灵异以及梦境的神秘,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修行、悟道以及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未知的迷茫与追寻,使得整首诗既有仙境的空灵,也有人世的哲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