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鹿苑寺

鹿苑重兴梵宇宽,天台罗汉逐云端。
雨花石上成玞坐,瀑布泉边悟水观。
四壁无邻山鸟待,深岩有洞老猿看。
当时婺岭龙回去,今日还归护法坛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鹿苑寺的佛教寺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传说故事,展现其宁静庄严的氛围和深厚的宗教底蕴。

首联"鹿苑重兴梵宇宽,天台罗汉逐云端"开篇点题,说明这座寺庙重新修建后规模宏大。"梵宇"指佛寺,"天台罗汉"用佛教典故暗示这里佛法昌盛,连罗汉(得道高僧)都仿佛在云中行走。

中间两联用四组意象勾勒出寺庙周围的灵秀景色:雨花石上打坐的僧人、瀑布边参禅的修行者、山鸟作伴的幽静禅房、老猿守望的深山古洞。这些画面既真实又充满禅意,石头、瀑布、鸟兽都成了修行者悟道的伙伴,传递出"万物有灵"的佛教思想。

尾联引入神话传说:从前有龙从婺岭飞走,如今又回到这里守护佛法。这个典故巧妙地将自然景观神话化,既增添了寺庙的神秘色彩,又暗含"佛法永恒"的深意。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将佛教修行与自然美景完美融合。僧人不是在枯燥念经,而是在雨花石上静坐、在瀑布边观水悟道;寺庙没有豪华装饰,而是以山鸟为邻、与老猿相伴。这种返璞归真的修行方式,恰恰体现了佛教追求心灵自由的精髓。诗中"悟水观"三个字尤其精妙——看着瀑布就能参透佛法,说明真正的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