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答周邦彦觅茶 其二》描写了作者对茶的赞美和对品茶过程的享受,同时也隐含了对权贵生活的不屑与自嘲。
首先,“仇池诗里识焦坑”这句,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诗词中提到了“焦坑”这个地方,暗指这里出产的茶叶品质上乘。焦坑可能是一个以产茶闻名的地方,作者通过诗词表达了对这种茶叶的认可。
接着,“风味官焙可抗衡”意思是说,这种茶的味道可以与官方精心烘焙的茶叶相媲美。官焙指的是官方制作的茶,通常品质较高,而焦坑的茶也能达到同样的水准,显示出其珍贵和独特。
“钻馀权倖亦及我”这句有点自嘲的意味。作者说,即使是一些钻营权贵的人,也会把这种茶分享给我。这里的“钻馀权倖”指的是那些巴结权贵、趋炎附势的人,但他们也会把好茶送给作者,说明作者虽然不追求权贵,但在生活中依然能享受到高品质的茶。
最后,“十辈遣前公试烹”描绘了品茶的场景。作者说,前面有十辈人(可能是指很多前人)都曾品尝过这种茶,现在也轮到自己来亲自烹制、品尝了。这表达了对茶的珍视和对品茶过程的享受。
整首诗词通过对茶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品味和对权贵的超然态度。作者虽然身处权贵之间,但并不为权势所动,反而更注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一杯好茶。这种豁达和自得其乐的态度,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张祁
宋和州乌江人,字晋彦,号总得翁。张邵弟。以兄使金恩补官。负气尚义,工诗文。赵鼎、张浚皆器遇之,与胡寅交最善。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子张孝祥举进士第一,秦桧子埙第三,桧怒,讽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桧死获释。累迁直秘阁,为淮南转运判官,谍知金人谋,屡以闻于朝,峙粟阅兵,为备甚密。言者以张皇生事论罢之。明年敌果大至。祁卜居芜湖,筑堂名“归去来”。晚嗜禅学。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