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三子诗 其二 彭孔加

彭公隐吴市,坦荡无俗氛。
雄书迈鲁国,善诔比扬云。
光彩戢鸾翮,圆方摩鹄群。
沉饮知杜机,万物从芸芸。
晤言杳关河,梦寐怀清芬。
何时觌璚树,良用慰悁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彭孔加(彭公)的隐士形象,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1. 人物形象:
开头直接点明彭公隐居在吴地的市井中,但他心胸开阔,没有庸俗之气。就像现代生活中,有人虽身处闹市,却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豁达。

2. 才华与品格:
诗中说他书法雄健,胜过鲁国的传统(鲁国是孔子故乡,代指文化正统);写悼词的水平堪比汉代才子扬雄。这里用对比夸张的手法,突出他的文采出众。
后两句更生动:他的才华像收敛翅膀的凤凰(低调不张扬),为人处世却像鹤群中的领头者(圆融又有原则)。通过神鸟比喻,展现他内外兼修的魅力。

3. 生活态度:
他爱喝酒,但像杜甫一样懂得节制(“杜机”指杜甫的智慧);看万物生长消亡,心境淡然。这两句体现他既享受生活,又保持清醒的哲人姿态。

4. 情感与追求: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和彭公聊天像隔着遥远的山河(形容思想深邃),梦里都怀念他的清雅风范。诗人渴望再见到他,就像寻找一棵珍贵的玉树,以此慰藉自己的仰慕之情。这里的“璚树”是幻想中的理想象征,表达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全诗精髓:
通过对比、比喻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大隐于市、才华横溢又淡泊名利的隐士。诗人对他的敬慕,其实是对超脱世俗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中“光彩敛于内,原则显于外”的品格,对现代人如何在浮躁中保持本真仍有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