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倚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山水画面,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诗的开头,“林端立杖晚,潭上好岩扉”,写的是诗人在傍晚时分,站在树林边,依靠着手杖,望着远处的潭水和岩壁。这里的“立杖”给人一种孤独、沉思的感觉,而“晚”字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一天的结束。
接下来,“水净花频见,山空鸟不归”,写的是潭水清澈,花朵在水中倒影频繁出现,而山中空寂,鸟儿也不再归来。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失落。水中的花影似乎在提醒他美好的事物依然存在,但山中的空寂和鸟儿的离去又让他感到空虚和无奈。
“弦声青涧远,秋思白云飞”,这里引入了音乐的元素,弦声从远处的青涧传来,秋天的思绪随着白云飘飞。弦声的悠扬和白云的飘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的流转,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天际书难致,亭皋送落晖”,写的是诗人想寄信给远方的人,但天边的距离让书信难以送达,只能在亭皋边目送夕阳西下。这里的“书难致”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亲友的隔阂和思念,而“落晖”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的山水、花鸟、弦声、白云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忧伤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