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 其五十二

岂是疏慵僻爱山,且图馀事不相关。
休誇凤诏千年贵,难敌禅扉半日閒。
透水戏鱼随浪没,投巢孤鹤带云还。
自然得到无心地,寂寂虚堂一景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修行者心境,核心是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直白地解释自己并非因为懒惰才爱山居,而是为了远离世俗琐事。这里用"疏慵"(懒散)的自我调侃,反而显得真实不做作。

中间四句通过两组对比展现山居生活的价值:皇帝诏书带来的千年富贵,比不上禅房半日清闲;水中游鱼和归巢野鹤的自然画面,暗喻自己像它们一样自由自在。这里"凤诏"代表功名利禄,"禅扉"象征心灵自由,对比强烈。

最后两句是全诗精华:当人放下执念(无心地),空寂的禅堂本身就成为一道风景。诗人不是在刻意追求什么,而是自然而然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像用白描手法画了一幅动态山水画。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刻意追求、却自然获得的闲适感,传递出"放下才能得到"的生活智慧。诗人通过鱼、鹤、禅堂等日常景物,把抽象的禅理说得生动可感。

释延寿

释延寿(九○四~九七五),俗姓王,字仲玄(又作冲玄、冲立),号抱一子。馀杭(今浙江杭州)人。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时,弃吏出家。初礼龙册寺翠岩参禅师,寻谒天台山德韶国师,德韶一见而深器之。先住明州雪窦山。太祖建隆元年(九六○),吴越王钱俶请入居灵隐山新寺。明年,迁永明寺,居十五载。著述颇丰,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流播海外。高丽国王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开宝八年卒,年七十二。赐号智觉禅师。徽宗崇宁间追谥宗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