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入贡(此诗收于赖子清《台湾诗醇》。)

六载垂衣奠九环,梯航闽峤达燕山。
周官职贡惟中土,王会披图列百蛮。
鲸海何年归凤历,鲛人此日识龙颜。
炎洲万里凭风信,不似珠崖困往还(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荷兰使节来中国朝贡的场景,展现了当时中国作为天朝上国的威严与繁荣。

前两句讲的是明朝经过六年稳定统治后,荷兰人从福建沿海远道而来,抵达北京朝见皇帝。"梯航"指长途航海,"闽峤"指福建,"燕山"代指北京。这里用"垂衣"形容皇帝无为而治的英明。

中间四句用典故展现朝贡盛况:周朝时只有中原地区才需要进贡,而现在连遥远的蛮夷都来朝见。诗人用"鲸海"(大海)、"凤历"(中国历法)、"鲛人"(传说中的人鱼)等意象,表现荷兰人终于见识到中国皇帝的威仪。

最后两句特别精彩:诗人说荷兰人凭借季风可以轻松往返万里之遥的南海,不像汉代珠崖郡(海南岛)那样交通不便。这里既赞美了荷兰航海技术,又暗含对中国疆域辽阔的自豪。

全诗通过对比古今、中外,展现了明朝时期中外交流的盛况,流露出对国家强盛的自豪感。诗人用"鲸海""鲛人"等神话意象,给严肃的朝贡题材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