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思念家乡、渴望归乡的心情,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游子的柔软心事。
上片开头就像在说梦话——"老梦见家乡,弟弟总在梦里喊我回去"。简单两句话,瞬间拉近了他与家乡的距离。弟弟的呼唤不是客套的"回来看看",而是带着具体的生活邀约:新建的水亭等着一起看燕子,连不幸夭折的小侄子(童乌)的新坟都修好了。这些细节像老照片一样,既温馨又带着淡淡的哀伤。
下片"作达且提壶"最耐人寻味。表面是说"我要洒脱地提着酒壶回去",但"作达"(假装洒脱)二字泄露了天机——他其实放不下官场牵绊,只能用喝酒来掩饰近乡情怯的矛盾心理。这种想回又不敢全回的纠结,很多在外打拼的游子都会懂。
全词妙在把复杂的思乡情绪,都装进了"弟弟喊我回家"这个生活场景里。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封寄给老家人的白话信,但字里行间都是说不尽的牵挂。特别是对逝去小侄子的提及,让团聚的期待中又掺着物是人非的酸楚,这种真实的人生况味,比任何夸张的抒情都动人。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