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山小庵中独处的宁静夜晚,通过简单的景物传递出淡泊自在的心境。
第一句"夜长风雨撼空山"用风雨摇动空旷山林的画面,营造出孤寂的氛围。但"老意幽怀尽自閒"立刻转折,说明主人公并不觉得凄凉,反而享受这份清闲。一个"閒"字点明了全诗的核心——安于独处的闲适。
后两句具体描写庵中生活:"更是一庵人不到"强调无人打扰的清净,"纸屏藤枕竹炉间"用三个朴素的生活物件——纸屏风、藤编枕头、竹制火炉,勾勒出简朴却充满雅致的生活场景。这些寻常物件在风雨夜的山中,反而显得格外温馨。
全诗妙在把孤独写成享受,将简朴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风雨敲山的夜晚,独居的老人不觉得冷清,反而在纸屏风后、藤枕之上,守着竹炉,安享着无人打扰的宁静时光。这种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