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令公大王蔷薇诗
绿树成阴后,群芳稍歇时。谁将新濯锦,挂向最长枝。
卷箔香先入,凭栏影任移。赏频嫌酒渴,吟苦怕霜髭。
架迥笼云幄,庭虚展绣帷。有情萦舞袖,无力罥游丝。
嫩蕊莺偷采,柔条柳伴垂。荀池波自照,梁苑客尝窥。
玉李寻皆谢,金桃亦暗衰。花中应独贵,庭下故开迟。
委艳妆苔砌,分华借槿篱。低昂匀灼烁,浓淡叠参差。
幸植王宫里,仍逢宰府知。芳心向谁许,醉态不能支。
芍药天教避,玫瑰众共嗤。光明烘昼景,润腻裛轻rG.
丽似期神女,珍如重卫姬。君王偏属咏,七子尽搜奇。
卷箔香先入,凭栏影任移。赏频嫌酒渴,吟苦怕霜髭。
架迥笼云幄,庭虚展绣帷。有情萦舞袖,无力罥游丝。
嫩蕊莺偷采,柔条柳伴垂。荀池波自照,梁苑客尝窥。
玉李寻皆谢,金桃亦暗衰。花中应独贵,庭下故开迟。
委艳妆苔砌,分华借槿篱。低昂匀灼烁,浓淡叠参差。
幸植王宫里,仍逢宰府知。芳心向谁许,醉态不能支。
芍药天教避,玫瑰众共嗤。光明烘昼景,润腻裛轻rG.
丽似期神女,珍如重卫姬。君王偏属咏,七子尽搜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蔷薇花在王宫庭院中盛开的美丽景象,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蔷薇的独特魅力。
1. 蔷薇的出场时机
诗开头点明蔷薇盛开在“绿树成阴后,群芳稍歇时”——其他花已凋谢的春末夏初,凸显它“压轴登场”的特别。用“新濯锦”(刚洗过的锦缎)比喻花瓣的鲜艳洁净,仿佛有人故意把最美的绸缎挂在枝头。
2. 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 嗅觉:卷起竹帘先闻到花香,说明香气浓郁扑鼻。
- 视觉:花朵在栏杆边摇曳生姿,影子随风移动;花架高耸像云中帐幕,庭院里像铺开刺绣帷幔。
- 动态美:莺鸟偷采嫩蕊,柳条与蔷薇柔枝一起低垂,赋予画面生机。
3. 拟人化的情感
蔷薇被赋予人的性格:
- “有情萦舞袖”写花朵像美人衣袖般轻盈,“无力罥游丝”表现它娇柔缠绵的姿态。
- “芳心向谁许”把花比作怀春少女,“醉态不能支”形容花朵低垂如微醺,充满情趣。
4. 对比与赞美
- 用玉李、金桃(名贵花果)的凋谢反衬蔷薇的持久。
- 说芍药因它退避,玫瑰被它比下去,甚至用“神女”“卫姬”(古代美女)比喻其超凡脱俗。
5. 背后的深意
最后提到蔷薇被君王和文人(“七子”指当时名士)争相题咏,暗示这花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人才或美好品格的象征——在适当的环境(王宫、贤臣赏识)中才能绽放光彩。
普通读者能get的点:
- 画面感极强:读诗像看一幅宫廷蔷薇图,有色彩、香气甚至鸟鸣。
- 比喻接地气:用锦缎、醉酒、少女心思等日常事物形容花,容易联想。
- 情感共鸣:借花写人——优秀的事物(或人)需要被看见,而它的美能征服一切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