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泊钓台次鲜于伯机韵

富春山下桐江渡,今古舟车南北路。
敢将一片利名心,重宿高人钓游处。
客星去后无人住,苍山白水还朝暮。
沙鸥也解避红尘,见人飞上沧洲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富春山下桐江渡口的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首句"富春山下桐江渡"点明了地点,这是浙江著名的山水胜地。"今古舟车南北路"说明这里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人来人往。但诗人却说"敢将一片利名心,重宿高人钓游处",意思是放下追名逐利之心,来到高人隐居垂钓的地方。

"客星去后无人住"用典故暗指古代隐士严子陵已离去,但"苍山白水还朝暮"说山水依旧美丽。最后两句最有趣:连沙鸥都知道躲避尘世纷扰,看到人来就飞走了。诗人用沙鸥的举动,巧妙地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对比繁忙的渡口和宁静的隐居地,用山水永恒反衬人事变迁,最后借沙鸥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想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之美。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