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
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刚过完兰花开放的秋天,又到菊花盛开的季节,重阳节再次来到藿川游玩。"才报""又"的用词,透露出时光飞逝的感慨。
中间四句写登高所见:高亭上秋风急促,蝉鸣声像翅膀振动般清脆;古老的岩石旁云雾缭绕,仿佛依偎在马头边。这两句用"鸣蝉翼""傍马头"的生动比喻,让风景活了起来。接着笔锋一转:在野外祭祀时,霜露更添凄凉之感;为交租而忙碌,不过是为稻粱谋生罢了。这里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抒发乡愁:故乡山水虽美却不得不离开,人虽要走却因桂树而徘徊不舍。桂树常象征故乡,这个结尾含蓄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全诗通过时节更替、登高所见、生活琐事的描写,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在谋生与思乡之间的复杂心境。诗中"风急鸣蝉""云生傍马"等意象生动有趣,让寻常的登高题材显得别具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