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象贤竹素图
君家竹素园,异彼筼筜谷。
插架牙签三万轴,卷藏东观吞天禄。
清风明月时往来,红尘不堕香芸堆。
蝌蚪鸟迹一玉开,怀幽抱密真奇哉。
炙汗不流珠光重,信知龙种皆书种。
黄钟声切凤皇啸,玉杯光焰麒麟动。
十年不下君子堂,灯火夜静声琅琅。
岁寒节操固自常,厌看花柳争春忙。
金谷平泉暗烟雨,兔麦狐葵无定主。
何如竹素园简编?且容与玉振金声千万古。
插架牙签三万轴,卷藏东观吞天禄。
清风明月时往来,红尘不堕香芸堆。
蝌蚪鸟迹一玉开,怀幽抱密真奇哉。
炙汗不流珠光重,信知龙种皆书种。
黄钟声切凤皇啸,玉杯光焰麒麟动。
十年不下君子堂,灯火夜静声琅琅。
岁寒节操固自常,厌看花柳争春忙。
金谷平泉暗烟雨,兔麦狐葵无定主。
何如竹素园简编?且容与玉振金声千万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竹素园"的书斋,赞美了主人陈象贤高雅的精神世界和永恒的文化价值。全诗通过三个层次展开:
1. 开篇用对比手法突出竹素园的特殊性:这里不是普通的竹林(筼筜谷),而是充满书香的圣地。藏书多得要用象牙标签分类(牙签三万轴),堪比古代皇家图书馆(东观天禄)。清风明月常来做客,但世俗尘埃却污染不了这里的书香。
2.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读书场景:珍贵的古籍(蝌蚪文鸟迹书)在这里被精心保管,读书人专注得连汗水都不流。把读书人比作"龙种",把读书声比作凤凰鸣叫、玉杯闪光,说明这里培养的都是人中龙凤。十年寒窗的琅琅书声,展现了主人耐得住寂寞的品格。
3. 结尾通过对比强调永恒价值:看腻了争奇斗艳的世俗花草(厌看花柳争春忙),那些富豪的园林(金谷平泉)终将荒芜,唯有这书香世界能与金石之声一样流传千古。最后"玉振金声"的比喻,把书籍比作永不消逝的美玉和编钟的声音。
全诗核心是赞美读书人"岁寒节操"的高洁品格,说明真正的文化价值远胜于世俗的富贵荣华。诗人用明月清风、凤凰麒麟等清新脱俗的意象,构建出一个超越时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