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外表平凡但内心深沉、智慧非凡的人物形象。
首先,“貌兮藓石,形兮云松”描绘了这个人外表看似普通,像长满青苔的石头和飘逸的云松,给人一种平凡而自然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口捷如哑,耳聪若聋”则揭示了他内心的智慧。他虽然口不言语,但思维敏捷;虽然耳不闻声,却能洞察一切。这种外表的平凡与内心的智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布重纲无明山上,荡一楫恼海中”进一步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力量。他在无明山上布下重重罗网,象征着他在复杂的环境中布下智慧的陷阱;他在烦恼的大海中划动一桨,意味着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游刃有余,化解困境。
最后一句“吽,五日后也有个弄脱空,水底放出泥大虫”则带有一种神秘的预言色彩。五天后,他将揭示一个惊人的真相,如同从水底放出一只巨大的泥虫,象征着隐藏的真相或潜在的力量将被揭示出来。
整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外表平凡但内心智慧非凡的人物形象,他在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最终揭示出隐藏的真相。这种内外对比和智慧的力量,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魅力和深度。
释妙伦
释妙伦(一二○一~一二六一),号断桥,俗姓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松山人,又号松山子。年十八,依其叔永嘉广慈院宗嗣论禅师出家,即剃发投礼。不满一年行脚,首见谷源道于瑞岩,次年谒灵隐。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初住台州瑞峰祇园禅寺。十年(一二五○),迁瑞岩净土禅寺。后迁天台国清教忠禅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迁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景定二年卒,年六十一。有文宝等编《断桥妙伦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