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农家劳动场景,核心是用神话元素来升华平凡的舂米工作。
前两句写实:稻谷的外壳(秕糠)包裹着珍珠般的米粒,用白玉般的杵臼反复捶打后,雪白的米粒渐渐显露。这里用"真珠""玉杵"等美好意象,把枯燥的农活写得充满诗意。
后两句突然展开神话联想:农夫开玩笑说想向月宫仙女姮娥(嫦娥)借她的黄金药鼎,把米粒变成月宫里的蟾蜍。这里用幽默的口吻,把舂米时上下翻飞的白米比作月宫蹦跳的玉蟾,既突显了米粒的晶莹洁白,又给劳动增添了奇幻色彩。
全诗妙在将日常劳动与神话传说自然结合,通过"珍珠变蟾蜍"的奇特想象,让平凡的农事活动焕发出童话般的魔力。既展现了农夫的智慧幽默,也传递出"劳动创造美"的朴素哲理。
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