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翁山寓楼老谷树为大风所摧诗以伤之索予同赋
君家寓园西,最好此老树。
无风亦飕飗,有壁劳遮护。
况当赫曦时,密荫登楼路。
往者得屡过,凭栏必回顾。
大叶类桑麻,古干如雕塑。
刺之出白乳,胶漆同黏固。
楚人谓乳勃,名实本相符。
山木且自伐,矧兹城与圃。
遍体刀斧瘢,中空复来蠹。
莫识始植年,主人更已屡。
稽之抱朴子,赤实颜能驻。
视夜见鬼神,轻身追马步。
每欲托园丁,升斗为收聚。
昨夜时雨过,新诗枉毫素。
伤树有名篇,清阴绝良晤。
天地乃不仁,风伯何相妒。
岂有精魅凭,致干阴阳怒。
倾压及邻家,砍斫烦童孺。
充君厨下薪,琴材亦难具。
草木虽无灵,修短固其数。
昔闻伊陟相,其君帝太戊。
有谷一夕拱,修政知所惧。
曰妖不胜德,终尔枯且锢。
殷道以复兴,汤孙世延祚。
家国匪异观,灾祥或同度。
慰君用自广,伸纸为赓赋。
无风亦飕飗,有壁劳遮护。
况当赫曦时,密荫登楼路。
往者得屡过,凭栏必回顾。
大叶类桑麻,古干如雕塑。
刺之出白乳,胶漆同黏固。
楚人谓乳勃,名实本相符。
山木且自伐,矧兹城与圃。
遍体刀斧瘢,中空复来蠹。
莫识始植年,主人更已屡。
稽之抱朴子,赤实颜能驻。
视夜见鬼神,轻身追马步。
每欲托园丁,升斗为收聚。
昨夜时雨过,新诗枉毫素。
伤树有名篇,清阴绝良晤。
天地乃不仁,风伯何相妒。
岂有精魅凭,致干阴阳怒。
倾压及邻家,砍斫烦童孺。
充君厨下薪,琴材亦难具。
草木虽无灵,修短固其数。
昔闻伊陟相,其君帝太戊。
有谷一夕拱,修政知所惧。
曰妖不胜德,终尔枯且锢。
殷道以复兴,汤孙世延祚。
家国匪异观,灾祥或同度。
慰君用自广,伸纸为赓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家一棵老谷树被大风吹倒的故事,通过这棵树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处世哲理。
全诗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名实本相符")描写老树曾经的繁茂。诗人用生动的细节回忆这棵树:夏天给人遮阴,树干像雕塑一样苍劲,树皮能流出白色汁液(古人叫"乳勃")。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老树的生命力。
第二部分("山木且自伐"到"风伯何相妒")讲老树遭遇的磨难。树上满是砍伐的伤痕,树干被虫蛀空,最终被暴风雨摧毁。诗人用"风伯何相妒"这种拟人手法,表达对老树命运的惋惜。
第三部分("岂有精魅凭"到"琴材亦难具")写老树倒下后的遭遇。树倒压到邻居家,最后只能当柴火烧,连做琴的好木材都找不到了。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世事无常。
第四部分(最后部分)是全诗的升华。诗人引用商朝太戊帝的故事:当时有棵怪树突然长大,宰相说这是警示,只要修明政事就能转危为安。借此告诉朋友,树木的生死和家国命运是相通的,面对变故要保持豁达。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一棵树的命运讲人生道理,以小见大
2. 描写生动,比如"大叶类桑麻"让人立刻想到树叶的样子
3. 情感真挚,能感受到诗人对老树的深情
4. 最后用历史故事点明主旨,既安慰朋友又引人深思
诗人通过老树的遭遇告诉我们:万物都有定数,面对变故要像古代贤君那样修养德行,这才是应对无常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