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舞
贵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嘉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素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幽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野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雅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净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仙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寿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清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近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算仙家,真巧数,能使众芳长绣组。
羽輧芝葆,曾到世间,谁共凡花为伍。
桃李漫夸艳阳,百卉又无香可取。
岁岁年年长是春,何用芳菲分四序。
对芳辰,成良聚,珠服龙妆环宴俎。
我御清风,来此纵观,还须折枝归去。
归去蕊珠绕头,一一是东君为主。
隐隐青冥怯路遥,且向台中寻伴侣。
叹尘寰,乌兔走,花谢花开能几许。
十分春色,一半遣愁,那堪飘零风雨。
争似此花自然,悄不待、根生下土。
花既无凋春又长,好带花枝倾寿醑。
是非场,名利海,得丧炎凉徒自苦。
至乐陶陶,唯有醉乡,谁向此间知趣。
花下一杯一杯,且莫把、光阴虚度。
八极神游长寿仙,蜾蠃螟蠕休更觑。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嘉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素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幽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野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雅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净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仙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寿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清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近客之名从此有。
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劝后。
愿花长在人长寿。
算仙家,真巧数,能使众芳长绣组。
羽輧芝葆,曾到世间,谁共凡花为伍。
桃李漫夸艳阳,百卉又无香可取。
岁岁年年长是春,何用芳菲分四序。
对芳辰,成良聚,珠服龙妆环宴俎。
我御清风,来此纵观,还须折枝归去。
归去蕊珠绕头,一一是东君为主。
隐隐青冥怯路遥,且向台中寻伴侣。
叹尘寰,乌兔走,花谢花开能几许。
十分春色,一半遣愁,那堪飘零风雨。
争似此花自然,悄不待、根生下土。
花既无凋春又长,好带花枝倾寿醑。
是非场,名利海,得丧炎凉徒自苦。
至乐陶陶,唯有醉乡,谁向此间知趣。
花下一杯一杯,且莫把、光阴虚度。
八极神游长寿仙,蜾蠃螟蠕休更觑。
现代解析
这首《花舞》是一首充满欢乐气息的祝寿词,核心主题是借花喻人,表达对长寿的美好祝愿。全词用重复递进的手法,通过十二种"客"(贵客、嘉客、素客等)的称呼,像花瓣层层绽放般烘托出喜庆氛围。
上半部分像祝酒词,每段都以"XX客之名从此有"开头,展现宾客们举杯祝福的场景。"飞驭陪尊酒"描绘出仙人驾车送酒的神奇画面,"愿花长在人长寿"的反复咏唱,形成朗朗上口的韵律感。
中间转折处用"算仙家"领起,将人间花卉与仙家奇花对比。说普通桃李虽艳但无香,而仙花"岁岁年年长是春",暗喻寿星如仙花般永不凋零。"折枝归去"的想象,把祝寿现场比作仙境。
结尾部分转向人生感悟。用"乌兔走"(指日月流逝)感叹时光飞逝,对比出仙花长存的珍贵。最后劝人放下名利烦恼,在花下饮酒作乐,"八极神游"的逍遥境界,与开头的祝酒场景首尾呼应。
全词妙在把祝寿、咏花、饮酒、悟道融为一体。用重复句式制造歌舞般的节奏感,通俗的比喻如"桃李漫夸艳阳",让深奥的仙家意境变得亲切可感。最终传递的是超脱尘世、乐享当下的生活智慧。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