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芙蓉花为引子,通过对比和自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两句写芙蓉花的特点:它平时低调,不和春天的桃李争艳,却在秋天独自绽放。"低头避桃李"用拟人手法,写出芙蓉不争不抢的谦逊;"英华今发"则突然转折,突出它厚积薄发的生命力。
后两句转入人生感悟:诗人看到盛开的芙蓉,联想到自己——最好的年华已经过去,就像这迟开的花朵。但不同于花的从容,他用"醉舞狂歌插满头"的狂放举动,故意用夸张的方式戴花自娱,表面是洒脱,实则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种"笑着流泪"的表达,比直接哀叹更打动人心。
全诗妙在将花与人生交织:芙蓉的秋日绽放,暗示人生任何时候都有精彩的可能;而人的"醉舞狂歌",又赋予静物以鲜活情感。最终传递出一种"即使错过最好时节,也要活出自己"的豁达。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