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虚亭

一溪水浸群峰绿,潋滟长湖澄数曲。
波光如练映危亭,倚槛最宜凝远目。
亭前日日舟人行,千里万里风帆轻。
长汀回首望不尽,接天岚气何其清。
隔溪南下乾元路,古松峭拔藏禅宇。
馀不祠前千尺潭,昔有灵龟曾左顾。
时迁岁改名独存,德清从此民俗淳。
山奇水秀冠南国,是处疑有桃花源。
过桥稍转十馀步,家家相向开朱户。
大都川泽气多寒,时时猛点菰蒲雨。
晚来忽霁凉意新,一片两片归岩云。
惆怅王维不在世,把笔欲画今无人。
老夫歌诗久不作,对此吟情岂宜薄。
簿书推去试新吟,眼前好景难道著。
城中美酒斗十千,浦口鱼肥卖得钱。
夜深却羡渔翁乐,醉饱溪心明月眠。

现代解析

这首《澄虚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绝美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

开篇用"一溪水浸群峰绿"这样鲜活的比喻,让读者仿佛看到碧绿的溪水环绕着青山的画面。接着描写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亭台,展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柔美。诗中"千里万里风帆轻"等句,既写出了水乡的辽阔,又透露出诗人向往自由的心境。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开始描写当地的人文景观。通过"古松峭拔藏禅宇"等句,展现了江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山奇水秀冠南国"等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最后部分诗人触景生情,感叹"惆怅王维不在世",惋惜无人能用画笔记录这美景。但随即又自我开解,决定用诗歌来描绘眼前的美景。结尾处"醉饱溪心明月眠"的渔翁形象,寄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写景抒情浑然一体。诗人不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更通过"德清从此民俗淳"等句,表达了对淳朴民风的赞美。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动与静、远与近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最后以渔翁夜眠的恬淡画面作结,余韵悠长,令人回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