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热闹欢快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节日氛围。
前两句"宛转花如结,差池燕似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春天景象:盛开的花朵像精心编织的花结,飞来飞去的燕子仿佛通人性。这里用拟人手法让自然景物显得格外亲切。
中间四句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节日画面:美丽的女子在制作寿饼(可能是庆祝花朝节的传统食物),孩童们按着新编的歌词在歌唱。穿着华丽鞋履的人们时聚时散,香料燃尽又重新添上。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能听到欢声笑语,闻到阵阵香气。
最后两句"青轩红丽蕊,第一好天时"总结全诗:在挂着青色帘子的亭台前,鲜艳的花朵绽放,这真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诗人通过色彩对比(青与红)和直白的赞叹,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喜爱之情。
全诗语言通俗却意境优美,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春天的生机勃勃,让读者感受到普通生活中的诗意与欢乐。诗中虽然没有深奥的哲理,但正是这种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真挚情感,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