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题

使君有意饰门闾,雅为灵芝揭表初。
招隐溪边往还者,從兹认得野人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使君)想要美化自家门庭,特意用高雅的灵芝草来装点门面。但后两句笔锋一转,点出深意:在溪边来来往往的隐士们,从此就能通过这个显眼的装饰,轻易认出官员伪装成隐士的住所了。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灵芝"这个象征高洁的植物,反衬出官员附庸风雅的做作。真正的隐士居所本该朴素,刻意装饰反而暴露了功利心。
2. "招隐溪边"暗示这里本是隐士活动的地方,官员却要来"蹭热度",形成幽默对比。
3. 最后"认得野人居"充满讽刺——本该远离尘嚣的隐士住所,因为过度包装反而成了地标建筑,暗讽当时官场中假隐士的真面目。

诗人用轻松的画面,揭穿了某些人既要当官又要立"清高人设"的矛盾,像今天某些人一边炫富一边标榜"佛系"一样,让人会心一笑。

蒋堂

(980—1054)宋常州宜兴人,字希鲁,号遂翁。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历任知县、通判、知州。召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累知应天府、杭州、益州等地。以礼部侍郎致仕。为人清修纯饬,好学,工文辞,有《吴门集》。今存《春卿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