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清明日客有携酒城东邀陈致中谢行可程子舟马希穆及余游月盘洞天偶遇张文泰遂同饮欢甚行可以老杜清明二诗次韵纪事因就韵赋 其二
闭门且免走西东,时事无闻绝似聋。
几处干戈犹不息,一春桃李又成空。
唯馀山水长清丽,未见车书远混同。
冷节伤神登墓道,禁钟未夕惨江枫。
青山旧宅南归后,白日浮云北望中。
欲效微才今未用,沧波甘分钓鱼翁。
几处干戈犹不息,一春桃李又成空。
唯馀山水长清丽,未见车书远混同。
冷节伤神登墓道,禁钟未夕惨江枫。
青山旧宅南归后,白日浮云北望中。
欲效微才今未用,沧波甘分钓鱼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时,诗人与朋友踏青饮酒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对比战乱与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诗人平时闭门不出,不问世事,就像聋子一样。这里用"聋"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有意远离纷扰的态度。
中间部分形成强烈对比:一边是战火连绵("几处干戈"),一边是春色凋零("桃李成空");但山水依旧美丽,可惜国家还未统一("车书未混同")。清明节登高望远,钟声和江枫都让人伤感。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看着青山下的旧宅,遥望北方的浮云,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既然才能无处施展,不如做个江边钓鱼的闲散老人。"甘分"二字特别传神,表现出诗人坦然接受命运安排的心态。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深沉,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写景中寄托忧国之情,在无奈中又透露出几分豁达。特别是最后选择做"钓鱼翁"的意象,生动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乱世中典型的精神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