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烛诗为顾小侯所建作时所建娶妇巳五年 其二

百合香焚百子罗,秋江如面柳如蛾。
侯家夫婿杨家女,占却人天福许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富贵人家的婚礼场景,充满了喜庆和祝福的意味。

前两句"百合香焚百子罗,秋江如面柳如蛾"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婚礼现场:百合花的香气弥漫,百子图案的罗帐高挂,秋日江水像新娘的面容一样清澈,柳叶如她的眉毛般纤细。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美好祥和的氛围。

后两句"侯家夫婿杨家女,占却人天福许多"点明这是一场门当户对的婚姻——侯爵家的公子迎娶杨家的千金。诗人赞叹这对新人占尽了人间和天上的福分,暗示他们未来生活必定幸福美满。

全诗通过华美的意象和直白的祝福,展现了传统婚礼的喜庆氛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的向往。诗人用"百合""百子"等吉祥物象,以及"人天福"这样的说法,将世俗的婚礼赋予了神圣的意味,让读者感受到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承载着家族和社会的美好期待。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