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胡希汾二首① 其二
三年交似水,京华如昨日。
春风二三月,台城柳新碧。
故人多逸兴,访我萝阴石。
绿窗云影静,对坐披丛帖。
联步语斜阳,高楼芳草色。
乘兴更何之,自爱华林陌。
清风湖上来,堤远柳如织。
六朝似梦去,云水空明灭。
新月出东山,菱歌宛相答。
壮志对山河,怀古当落日。
一自秋风起,升沈失比翼。
君鸣于朝阳,振藻淩阊阖。
繄我独曳尾,泥涂安可说。
绳床坐处陷,户牖蓬高没。
一经甘自翳,敢志千秋业。
匣中有雄剑,秋水不盈尺。
鸡鸣感风雨,意气投夙昔。
何当期霄汉,一拯天下溺。
春风二三月,台城柳新碧。
故人多逸兴,访我萝阴石。
绿窗云影静,对坐披丛帖。
联步语斜阳,高楼芳草色。
乘兴更何之,自爱华林陌。
清风湖上来,堤远柳如织。
六朝似梦去,云水空明灭。
新月出东山,菱歌宛相答。
壮志对山河,怀古当落日。
一自秋风起,升沈失比翼。
君鸣于朝阳,振藻淩阊阖。
繄我独曳尾,泥涂安可说。
绳床坐处陷,户牖蓬高没。
一经甘自翳,敢志千秋业。
匣中有雄剑,秋水不盈尺。
鸡鸣感风雨,意气投夙昔。
何当期霄汉,一拯天下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人生际遇的感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回忆美好时光(前16句)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回忆与友人胡希汾在南京相处的快乐日子。像"春风二三月,台城柳新碧"这样明亮的画面,描绘出春天南京城墙边柳树新绿的景象。他们一起赏景、品字帖、漫步聊天,从午后一直聊到夕阳西下。"六朝似梦去"暗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沧桑历史,为后文的情感转折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人生境遇对比(中间10句)
"一自秋风起"开始转折,用秋天象征人生转折。友人像凤凰一样高飞("鸣于朝阳"指在朝廷有所作为),而诗人自己却像曳尾龟一样困在泥潭中。通过"绳床坐处陷"(坐塌的藤椅)、"户牖蓬高没"(门窗被野草掩埋)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自己落魄的生活状态。
第三部分:壮志未泯(最后6句)
虽然处境艰难,诗人仍保持着豪情壮志。他用"匣中有雄剑"比喻自己怀才不遇,用"鸡鸣感风雨"表达在困境中依然心系天下。最后两句"何当期霄汉,一拯天下溺"是全诗高潮,表达了希望有朝一日能施展抱负、救济苍生的理想。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心理。语言上既有"柳新碧""菱歌宛相答"这样明快的自然描写,也有"振藻淩阊阖"(在朝廷大展才华)这样的豪迈表达,情感真挚动人。最可贵的是,诗人在潦倒中依然保持着济世情怀,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