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深秋时节游览悯忠寺的闲适画面,充满了宁静悠远的意境。
诗中"步屧城南路"开篇就带我们走进一个秋日黄昏:朋友们踩着木屐,走在城南铺满黄沙的小路上。这条小路很窄("一径微"),暗示这是一次随性而悠闲的郊游。
"黄叶寺"和"白云扉"的描写特别生动。寺庙掩映在秋叶中,白色的寺门仿佛通向云端,既点明了季节特征,又给寺庙增添了几分超脱尘世的感觉。朋友一起叩门的情景,透露出同游的温馨。
"斜日行将尽"写太阳快要落山,"孤蓬坐自飞"用飘飞的蓬草暗喻人生漂泊。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流露出淡淡的时光易逝之感。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暮色中,成行的飞鸟归巢,连林中的鸟儿都知道回家。这个画面既点明天色已晚,又暗含诗人对归家的向往,给整首诗画上了一个温暖又略带惆怅的句号。
全诗用简单的散步、访寺、观景、归家四个场景,把一次普通的秋游写得充满诗意。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黄叶"、"斜日"、"孤蓬"、"暝色"这些意象,自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读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秋日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