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邵雍(字尧夫)表达自己写诗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为了探索宇宙真理的内心独白。
第一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说:我写诗不是为了显摆,而是用诗歌来赞美《易经》的智慧。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不是为了点赞,而是想分享真正重要的思考。
中间四句讲了他领悟到的天地规律:
1. 自然规律对所有人都一样公平(就像阳光空气人人可享)
2. 大自然孕育万物没有私心(就像春雨不会只浇灌名贵花草)
3. 虽然明白道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遵循自然法则(就像知道健身理论不如实际锻炼)
4. 最高境界是比自然规律还要超前(就像环保主义者提前保护还没被破坏的生态)
最后两句很妙:连古代圣人都说不清这么深的道理,所以我写诗真的不是为了好玩。这就像科学家研究量子物理,外人觉得枯燥,但对探索者来说充满魅力。
全诗用大白话讲哲学,把《易经》深奥的道理变成生活常识,最特别的是首尾重复的"非是爱吟诗",像给自己盖章认证的防伪标签,强调写诗是严肃的思考记录。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