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苦雨》这首诗描绘了连续十天的雨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和内心的忧虑。
首先,诗的开头就告诉我们雨已经下了整整十天,没有停歇。这样的天气让房屋的角落长满了青苔,墙壁也变得潮湿。屋内弥漫着湿气,甚至让人觉得有毒雾在蒸腾。燕子也因为房屋的潮湿,想要搬到别处去住。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雨天带来的压抑和不便。
接着,诗中提到邻居家因为雨水太大,连做饭都成了问题,甚至要来借火种。不仅如此,房屋的墙壁也因为雨水浸泡而倒塌,床榻都陷进了泥土里。街道上的积水已经有三尺深,排水口也被堵塞,水无法及时排走。这些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雨天造成的破坏性影响的感受。
然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忧虑,想通过读书来缓解心情,却发现窗户的缝隙里聚集了许多虫子,这让他的心情更加烦躁。他迫切希望天能放晴,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天空又出现了彩虹,似乎预示着雨还要继续下。这种心理的起伏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助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连续雨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内心的焦虑。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渴望和对现状的无奈。这种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让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感。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