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夜宿招隐堂时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联“游倦梁园鬓已华,避嚣聊复听楞伽”,写出了作者对长期漂泊生活的厌倦。他原本在繁华的梁园游玩,但如今已经感到疲惫,鬓发也已斑白。为了避开喧嚣,他选择在招隐堂静心听佛经(楞伽是佛经的一种),试图在佛法中找到心灵的宁静。
颔联“乡心得静浑忘客,归梦无程忽到家”,表达了作者在静心之后,反而更加思念家乡。他原本以为自己能暂时忘却思乡之情,但在梦中,他竟然不知不觉地回到了家乡。这种梦境与现实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眷恋。
颈联“地远尚留前代树,春多先见隔年花”,描绘了招隐堂周围的景色。虽然这里地处偏远,但依然能看到古老的树木,春天的气息也早早地到来,花儿提前绽放。这些景象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同时也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宁静。
尾联“远公飞锡空相忆,怅望瀛州阻海霞”,借用了佛教中“飞锡”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作者望着远处的瀛州,却被海上的霞光所阻挡,无法到达。这种阻隔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家乡的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